涪陵816地下核工程旧址 ——文革遗址考察散记(三)
余汝信
文革期间开始施工的816地下核工程,曾是一个重大国家机密。由于历史原因,它并没有最终建成投入使用,成为一个半途夭折的巨型怀旧遗址。
一、历史沿革
涪陵816地下核工程,为当时中国准备建造的第二个军用原子反应堆及后处理工程。中国第一个军用原子反应堆及后处理工程为1950年代苏联援建的甘肃玉门低窝铺404厂。中苏关系紧张后,中央认为404厂的安全性成疑,因此,在三线地区另建设一套隐蔽而不会受破坏的军用原子反应堆及后处理工程,就成了当务之急。
该军用反应堆设计为天然铀墨水冷型的热中子堆。1966年1月13日,中央专门委员会作出其厂址选择中有关原则问题的决定。3月7日,二机部办公会议决定:“按三五计划要求,两用堆在1970年建成,后处理厂在1971年建成,各方面按此进度安排工作。”4月1日,二机部设计部门根据“山、散、洞”的建设方针,向部汇报了工程方案。会上二机部刘伟副部长称:“地下那么深,地上那么高,能进洞吗?”“主要是考虑时间性、安全性、分散是必要的,进洞要慎重考虑。”后来二机部部长刘杰也称,“第二个堆进洞,不知从何而来,以前我没有想过。”两刘关于进洞的疑虑,事后证明是正确的,惟当时并未被认可。
1966年6月,中央同意二机部初步选定将第二个军用原子反应堆建在四川省涪陵县白涛镇(当时属四川省涪陵专区,现属重庆市涪陵区),并准备进洞。选勘的厂址包括两部分,即生产与发电两用石墨反应堆及其配套的钚放化工厂。1966年8月,开始规划设计及勘察工作。
1967年初,二机部批复,“原则同意规划中确定的进洞方案。打洞任务,中央专委已同意列入军内工程,由工程兵负责。”同年7月19日,二机部发文指出,“根据两用堆工程建设进行情况,经有关方面反复研究,并经中央专委第18次会议批准,两用堆工程的建成时间比原计划迟二年。”
由于816工程的建设进度远远满足不了战略期限的要求,1968年底,二机部酝酿抢建翻版堆及后处理工程(即甘肃404厂的翻版)。当年12月,由建设单位进行选址,这就是现已解密的四川广元821工程。1969年3月,二机部对821工程作了决策性的部署。同年9月,中央决定抢建821工程。1970年5月30日,毛泽东下达“五三○”专电,命令“加速抢建三线地区的翻版堆及后处理厂工程的建设”。在中央的极度重视下,工程进展顺利。1973年12月20日,反应堆进行装料,1974年1月11日前达到湿栅临界,运行情况良好。3月11日正式投产,反应堆达到临界。1975年5月1日,后处理工程取得合格产品。
本来,在中央决定抢建821工程尤其是工程完工之后,816工程就已失去了它存在的任何意义。原来进洞的816工程,已由不进洞的821工程所取代,工程进度要快很多。而且更重要的是,中国拥有两个军用反应堆已足够,不需要第三个。惟当时二机部军管会经过讨论研究,仍然继续816工程的建设工作。1975年7月,工程兵方完成洞体工程施工任务,之后,厂房建设和设备安装由816厂建设队伍实施。直到1984年2月,有关部门才最终宣布816工程全面停工。此时,已完成85%的建筑工程,65%的安装工程。
据原二机部第二研究设计院资料称:
816工程是一个大型的进洞工程,这个洞体工程是由几十个工业建筑项目组成的地下工业建筑群,包括反应堆工程及核燃料后处理厂的所有主要建筑项目。厂房总长度近2000米;还包括上百条支洞、岔洞、导洞、管沟、竖井、斜井,总长度达16000多米。在长800米、宽500米,占地面积仅0.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要打如此众多的洞体,其布置情况是洞挨着洞、洞连着洞、纵横交错、上下重叠的。总的开挖面积约占厂区总占地面积的四分之一,把建厂区的整个山体挖成了一个架空结构。
进洞厂房的跨度一般宽14-15米,高15-20米,最大主厂房(堆本体厂房)洞室的拱脚最大跨度31.2米,洞高69米。在主洞的顶部、底部和四周,还开了近20条跨度、高度不等的支洞。最大的大洞跨度达24米,这些洞体具有口多、嘴小、脖子长肚子大、跨度大、高度大、顶部不齐、底部不平等特点。由此可见洞体工程设计的难度,也更能推想到施工中的困难了。
二、工程兵五十四师与816工程
816工程的选址确定后,中央专门委员会将其列入军内工程,中央军委便把工程最艰巨最艰险的洞体开挖和工程被覆任务,交给了工程兵建筑第五十四师(代号8342部队)来完成。当时五十四师部队还分散在甘肃、新疆、青海、四川等“两弹一星”基地。1966年10月,五十四师师长唐人和参谋长随常全奉命赶往涪陵接受任务。任务接受后,便开始部署所属的一○一团(代号8042部队)、一二三团(代号7983部队)、一二五团(代号8040部队)、一○三团(代号7985部队)尽快完成现有任务,立即准备向涪陵进发。
五十四师的大部队是从1966年11月开始陆续进入816工程工地的。大部队一进入工区,全师就迅速组织了战备施工大会战,当时的口号很响亮:“争分夺秒建三线,彻底埋葬帝修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献身国防,保家卫国!”“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五十四师一进入涪陵,恰逢涪陵文革的高潮,为了保护施工的安全环境,根据中央军委和工程兵的命令,五十四师介入涪陵地区文化大革命,参加涪陵地区的支左工作,并对要害部门实行军管。师副政委黄鹤寿(后升任政委)担任涪陵地区支左领导小组组长,1968年成立涪陵地区革命委员会后,担任涪陵地区革命委员会主任。
由于这支部队基本上没有介入涪陵的“二月镇反”,所以该部队是按成都军区下达的“涪陵五条”的精神介入涪陵支左工作的,也就是说,他们从接受支左命令的那一天起就被要求支持涪陵地区造反派“忠实派”。 其时,原来支保的涪陵军分区机关及所属独立营的大多数指战员思想已经“转弯”,加上在此之后成都军区独立团(代号7822部队)也奉命支左,执行“涪陵五条”。这样涪陵支左部队就由三部分部队组成,五十四师成为涪陵支左部队的主力。
在白涛组织施工会战时,师长已由姚家俊接任,政治委员先后为马苏政、黄鹤寿、夏美乾。当时各团队的任务具体分工是:一○一团为主攻团,主要担负816工程16部分(反应堆工程主体)的坑道掘扩和被覆任务;一二五团主要担负816工程18部分(化学处理部分)的坑道掘扩和被覆任务;一○三团一个营负责竖井开挖,一个营负责坑外保障任务,另两个营分别加强一○一团和一二五团施工;一二三团担负从乌江到工程主体3公里长引水洞的掘扩和被覆任务。当时每个团编制均为四个营,每个营都有四个工兵连和一个机械连,包括直属队共27个正连级单位,每个工兵连编制四个排,另外师机关直属队还编有安装营、修理营、运输营、教导队、特务连、通信连、运输连、司机教导连、加工连、勤务连、储备库、医院等,担负着整个施工部队的后勤保障任务。
据陈怀文《伟大的816工程是五十四师永远的英雄纪念碑》一文记述:
当施工会战进入高潮时,每天在白涛金子山体内参加施工的建制连队有六十个左右,同时展开在100多个施工作业面上,场面之浩大,仿佛又在打一场“淮海大战”。五十四师指战员们革命加拼命,苦干加巧干,千方百计加速战备施工,到处是一派战天斗地的感人景象,整个工地就像一片沸腾的海洋。金子山体外的施工场面也同样感人,入夜之后当你站在高处向工地眺望,那金子山下,白涛河边,灯火通明,星光灿烂,宛如山城重庆的夜景一般;那川流不息的运渣车辆,南来北往的小火车专列,那奋战在坑口值班室、发电机房、水泵房、空压机房、炸药加工房、坑口装渣电铲旁、倒渣场、拌合场……的千军万马,那车辆的喇叭声,机器的轰呜声,还有那广播声,仿佛是五十四师官兵们在这大山深处演奏一曲雄壮的交响乐章。
816如此浩大的地下工程当时在我国尚属首例,施工难度极大。816洞体工程的特点是:洞体口小、脖长、肚子大,洞高、跨大、底不平;洞体既有水平坑道,也有斜坑道和竖井坑道,管沟支洞纵横交错,结构十分复杂;洞体主体工程洞室高达79.6米(比30层楼房还要高),跨度32米,纵长80米,与一个标准的足球场相差无几;主体工程分四层开挖,需贯通14条导洞,19个洞口,以便从不同层次不同方向同时掘进;道路、导洞、支洞、隧道多达130多条,总长度达20多公里,开挖石方量达140余万立方米;洞体又处在石灰岩地段,水文地质复杂,暗河溶洞随时都可碰到;坑道内场地狭窄,兵力不易展开,施工单位多,相互干扰大,当时工程还处在边设计、边准备、边施工的情况下,这就更增加了工程施工的难度。面对如此艰巨、复杂的施工任务,五十四师指战员发扬部队的光荣传统和作风,迎难而上。他们遵照毛泽东主席“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教导,注意在施工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想方设法加快工程进度。师长姚家俊、政委夏美乾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工地,到对全局有重要影响的作业面上去调研,总结经验去指导全盘,并做到了以身作则。如在坑道掘进中,按照预定分层分部开挖的方案,部队在具体设施中发现存在诸多问题,如兵力难以展开,施工组织较为复杂等,对此师长姚家俊亲自带领机关人员到101团和125团去蹲点,寻求解决的办法,终于在101团帮助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关于大型洞体开挖的新方法,即“小切口,早进洞;先拱后墙,分层分部开挖;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留核心,留岩柱;跳格开挖,跳格被覆;变大跨为小跨,变高洞为低洞,变负挖为正挖;多种形式,多种机具,多路出渣;多点,多面,立体交叉平行流水作业;由里向外,逐项收尾”,此办法在部队推广后,既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又保证了质量和安全。
坑道施工作业既苦累又危险,在当时的条件下,洞体的掘进、打眼、放炮、出渣、铺道等大部分工序都必须依靠人工作业来完成。坑道内的施工环境也比较恶劣,粉尘、泥浆,油气、噪音,放炮后难以都排出去的毒气常常使人无法忍受,特别是那洞体内随时都可能掉下来的险石,少则几十方、多则几千、上万方土石的塌方冒顶,随时都会带来生命危险;爆破作业稍有不慎,也极易发生大事故;还有坑道内窄小的空间、昏暗的光线、来往的运渣车、浓烟粉尘和密密麻麻的三管两线(风管、气管、水管、电线、小轨道线)险象环生,尽管全师上下当时都建立有一套安全工作制度,部队也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但面对如此浩大艰险的工程施工,坑内坑外每天千军万马都在行动,加之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时间跨度也长,工伤事故实难以完全避免,据我所知,在816工程建设中所牺牲的官兵远远不止一碗水烈士陵园中掩埋的那71位,还有一些在工程早期牺牲的和远在涪陵师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病故的,因为当时交通不便,大都是就地就近掩埋,这样在大部队撤离时、部队要求将这些牺牲的烈士都集中往一碗水烈士陵园,可时过境迁,由于多种原因有些已经无法找到,最近还有一个原师特务连的老兵给我打来电话,说他就曾亲手往李渡镇的山沟里埋葬过一个在师医院病故的战士,还一直没有进入烈士陵园。至于在工程中因吸入粉尘过多而得矽肺病,因长期在坑道内超强度作业患腰腿疼等病的,那就更习以为常,无法统计了。因为在当时那个“为有牺牲多壮志”的年代,指战员们一心想的是“和帝修反抢时间,争速度”,“多出一斗渣,为民保国家”,那时对于个人利益的得失确实是很少考虑的。由于全师指战员们的无私奉献,共同努力,到1975年7月,816洞体工程已全部竣工。从1974年5月开始,就由建设、设计、施工等多部门组成了验收组,开始了对整个工程进行检查验收,直到1975年7月结束。经过一年多的认真检查验收,一致认为整个816工程的质量是好的,完全符合设计要求。经验收合格后,部队才将整个工程分三批移交给816厂。据《工程兵大事记》记载:816工程到1975年7月竣工,“共完成大型洞室32个,石方140.6万个、混凝土22.5万立方米”。
三、旧址现况
2002年4月8日,国防科工委以科工密办(2002)14号文同意对816工程解密。
经过几年的酝酿筹备,2010年4月底,行政区划已属于重庆直辖市、距重庆主城区约125公里的816洞体工程部分区域,开始成为旅游项目。当时重庆市和湖北省政府联合举办首届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在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举行了“涪陵吹响集结号,揭秘核洞816——百万市民游涪陵启动仪式”,宣布816地下核工程景区正式向社会开放。
2015年7月1日,816地下核工程景区实施升级打造。2016年9月25日,第一期工程完工,再度对外开放。
2018年1月27日,816工程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名录第一批第99项为:
99. 816工程(816景区) 所在地:重庆市涪陵区白涛街道 始建年代:1967 主要遗存:洞室、道路、导洞、支洞、隧道及竖井等;主厂房、反应大厅、反应大锅、中央控制室等;电机、控制设备等。 入选理由:三线工程之一,中国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号称“世界第一人工洞体”;中国第一台原子能发电厂;中国唯一解密核反应堆。
根据景区资料介绍,现参观对外开放的816地下核工程旧址可以看到的有:
104核发电厂房 位于816工程主反应堆(101工号)的六楼,原拟内设两台8万千瓦的汽轮发电机组及其辅助系统,一旦建成将是中国第一座利用核余热发电的核发电厂,现利用遗址及3 Dmapping特效技术还原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场景和汽轮发电机组工作场景。 核反应堆锅底 位于主反应堆(101工号)的三楼。锅底上方管廊林立,蔚然壮观。玻璃廊道的搭建让游客有了绝佳的体验方式。 核反应堆大厅 位于主反应堆(101工号)的八楼,是主反应堆的堆芯部分、反应堆核心核能交换之处。作为我国第二套核反应堆,其主反应堆采用“石墨水冷热中子反应堆”工艺。该工程堪称世界已知最大的人工巨洞,其顶部覆盖层为200米厚,可预防100万吨级TNT当量氢弹空中爆炸冲击和1000磅炸弹直接命中攻击,并能抵抗8级地震破坏。 仪表室 位于主反应堆(101工号)的七楼。尘封洞内四十余年的自动电位差计依旧锃亮如新。该仪表由上海光华仪表厂生产,主要用来测量工艺棒流量,与核反应堆大厅内2,001根工艺管相对应,目前还完整保存1,034个。
中央控制室 位于主反应堆(101工号)的九楼。这里曾安放着当时国内最先进的计算机机体,为整个核军工洞体的“心脏”,是协调整个核燃料制造过程的中心枢纽。
816地下核工程展厅 位于主反应堆(101工号)的六楼。通过陈列大量与816地下核工程有关的文字、图片和实物资料,展示了816地下核工程的前世今生。
102元件储存池 中央电视台“走基层”特别报道《铭记》栏目取景处。
8号环道 原属整个工程的后处理区,体量巨大,宏伟宽阔,美轮美奂的灯光恰到好处的勾勒出洞室的雄伟壮观。
“永远的工程兵”主题展厅 位于洞体5号通道内近350米长的导洞,31个展柜,朴实而又珍贵的展品,诠释了参与过816工程建设的普通工程兵的青春奉献。 窃以为,1960年代尤其是文革期间的中国三线建设,走过了一段艰辛、曲折的历程,涪陵816地下核工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该工程虽然半途夭折,惟其在中国核事业发展史上原应有的作用,早已被广元821工程所替代。如果这一地下核工程旅游产品的打造者对此能略加说明,应该可以稍微减轻一下人们在参观完这一艰巨而又从未起过作用的庞大工程遗址所得到的遗憾。
2019年6月19日改定
原载《昨天》第133期 2019年7月30日
|